日本作為世界知名的長壽大國,他們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一直為人們所探討,其中,著名的發酵食品-納豆便是其一。但納豆成分到底是什麼、納豆功效有哪些、納豆怎麼吃、納豆吃多少、哪些人不建議以納豆補充營養、納豆保健食品又該吃多少呢?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以上這些疑問。

▲納豆在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蛋白酶、脂酶、納豆激酶等,有助於提升腸道內的益生菌,抑制壞菌生成,納豆激酶更有「血管清道夫」的美譽。(圖片來源/Freepik)
納豆功效有哪些?納豆吃多少才適量?認識納豆營養成分與納豆補充好處!
納豆成分的原形就是廣為人知的黃豆,本身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。至於黃豆是如何變成納豆食物的呢?其過程大致為將浸泡過的黃豆蒸熟,放入菌種Bacillus subtilis natto(枯草桿菌亞種之一),讓黃豆進行發酵作用,發酵完成後即成為表面黏滑且會拉絲的納豆。
納豆功用最主要為補充蛋白質,每100公克的納豆約含有18公克的蛋白質,且因為納豆本身複雜的蛋白質分子在發酵過程中被菌種破壞,所以比黃豆(納豆的原形)更加容易消化與吸收。
此外,納豆食物還富含膳食纖維、維生素、鈣、鉀、維他命K2等,其中每100公克的納豆,膳食纖維就含有5g、鈣質亦含有217mg,營養豐富,適量納豆補充可獲得上述豐富營養成分。然而,納豆功用遠遠不止這些!由於納豆在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蛋白酶、脂酶、納豆激酶等,有助於提升腸道內的益生菌,抑制壞菌生成,納豆激酶更有「血管清道夫」的美譽。
納豆怎麼吃比較好?哪些人需要納豆補充營養?了解正確食用方法與保健食品選擇
納豆成分對健康非常有幫助,但納豆怎麼吃、納豆吃多少才算適量、納豆食物適合哪些族群呢?普遍來說,納豆作為一種超級食物,其實沒有過多的禁忌,一般人都可以吃,建議每天以40~50公克為限,特別適合免疫力低下者、腸胃消化困擾者、素食者等。
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納豆有著高普林(Purine)的特性,容易誘發痛風症狀,若本身患有痛風的民眾,建議與醫師討論後再行決定是否食用。此外,納豆對於孕婦與哺乳期婦女的相關研究目前仍較缺乏,為了安全起見,並不建議食用。
至於納豆食物的食用方法,一般市售的納豆多半為小包裝,且附有醬包(如:醬油、芥末),將醬包倒入納豆中,拌勻即可直接食用。不少人會額外添加柴魚、蔥花、芝麻、紫蘇等一起食用,或是鋪在白飯上一起吃,都相當美味。但納豆食物作為發酵食品,有著特殊的氣味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,這時便可以透過補充納豆保健食品來獲得納豆功效。
納豆功效除了因為富含豐富的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鈣與維生素,可以用來補充營養外,其在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納豆激酶(Nattokinase),具有促進血液的流動性以及分解體內血栓的兩大特性,這項納豆功用對於心血管系統有著莫大的好處,而這也是目前市售納豆保健食品所著重的要素。
至於納豆保健食品該怎麼吃?則要依據其納豆激酶的含量來決定,一般來說,要藉由納豆保健食品來達到有益於心血管系統的功效,建議每日食用2000FU,以充足發揮納豆功用,至於服用時間,可以在晚飯後或睡前服用較佳。(文/編輯室 整理)